转轮圣王(梵语:Chakravartin),音译为斫迦罗伐剌底、遮迦罗跋帝、遮迦越,又称轮转圣王、转轮王。印度宗教的术语,是古代印度思想中的理想王者,以不使用武力就统一四海四陆,其具备作为王者所要求的全部条件。
周三 十二月 29, 2021 6:02 pm
转轮圣王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
添加义项
转轮圣王(梵语:Chakravartin),音译为斫迦罗伐剌底、遮迦罗跋帝、遮迦越,又称轮转圣王、转轮王。印度宗教的术语,是古代印度思想中的理想王者,以不使用武力就统一四海四陆,其具备作为王者所要求的全部条件。
在印度神话中,当这位统一世界的君王出现时,天上将会出现一个旋转金轮,作为他统治权力的证明。拥有这个旋转金轮的人,将成为这个世界以及全宇宙的统治者,他将会以"慈悲"与"智慧"治理这个世界,开创转轮圣朝。
佛教、耆那教与印度教等,都继承了这个传说。这个称号在孔雀王朝时代首次出现,为宾头娑罗与阿育王的尊号之一。在佛教传说,释迦牟尼初生时有仙人预言,他要么成为转轮圣王,要么出家修成佛果。
佛典记载,转轮王具备和佛陀一样的神圣三十二相。分为金、银、铜、铁四者。只统治一部洲的,称铁轮王,统治二部洲称铜轮王,统治三部洲称银轮王,统治四大部洲则称金轮王。
转轮圣王拥有七宝(轮、象、马、珠、女、居士、主兵臣),具足四德(长寿、无疾病、容貌出色、宝藏丰富),统一须弥四洲,以正法御世,其国土丰饶,人民和乐。
基本信息
中文名
转轮圣王
外文名
chakravartin
梵语
cakra-varti-ra^jan
巴利语
raja cakkavattin
目录
1历史
2出处
折叠编辑本段历史
按转轮圣王多出现于太古时代,诸经论举其名者颇多,有顶生王、大善见王、民主善思王等,皆系实际于印度太古出世之王。此外,长阿含卷六转轮圣王修行经载,当来弥勒出现时,儴伽转轮圣王将出现。悲华经卷三大施品载,于删提岚界善持劫中,有无量净转轮圣王出现。如来智印经载,月髻佛出世时,慧起转轮圣王出现。又俱舍论卷十二载,转轮圣王出现于人寿无量岁至八万岁之时。然法华经玄赞卷四则谓金轮王一定在人寿八万岁以前出世,银轮王乃至铁轮王则不一定,如阿育王是铁轮王,而于人寿百岁时出世。
转轮圣王出现之说盛行于世尊时代,诸经论将佛陀与之比拟之处甚多。杂阿含经卷二十七、大智度论卷二十五即以转轮圣王之七宝及其治化,与佛之七觉支等并举。又大毗婆沙论等称转轮圣王之轮宝有金、银、铜、铁四种,分别有其轮王。仁王般若经卷上菩萨教化品、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贤圣学观品等,据此说配于菩萨行位,以铁轮王为十信位,铜轮王为十住位,银轮王为十行位,金轮王为十回向位。法苑珠林卷四十三,举轮王有军轮王、财轮王、***王,阿育王等为军轮王,金轮至铁轮四王为财轮王,如来为***王。
折叠编辑本段出处
轮王种类
一般而言,轮王有四种,依所具轮宝之不同,而有优劣之分。由劣而胜,依次分为(1)铁轮王︰掌须弥东西南北四洲中的南洲。(2)铜轮王︰掌东、南二洲。(3)银轮王︰掌东、南、西三洲。(4)金轮王︰掌须弥四洲。然依《法苑珠林》卷四十三所载,轮王亦可依另一标准而分为三种,即(1)军轮王︰如阿育王,在人寿八万岁以下出世。(2)财轮王︰即四轮王,在增劫人寿八万岁以上出世。(3)***王︰指佛世尊,在减劫八万岁以下出世。
《仁王经》卷上及《璎珞本业经》卷上,曾以四轮王配列菩萨之行位,亦即以铁轮王配列十信位,铜轮王配列十住位,银轮王配列十行位,金轮王配列十回向位。此外,也有人将转轮圣王配属《华严经》十地中的第二地。
轮王的出世年代
关于轮王的出世年代,《大毗婆沙论》卷一三五载,唯有在增劫之世,人寿八万岁以上时,始有转轮王出世;《俱舍论光记》依《俱舍论》之说,谓四轮王皆在人寿八万岁以上之时,始出现于世;然《法华玄赞》卷四则称,人寿八万岁以上出现者系金轮王,而其余三轮王之出现时间并不确定,例如无忧王即系在佛灭百年后出现之铁轮王。
附录:《原始佛教思想论》
◎附︰木村泰贤着·欧阳瀚存译《原始佛教思想论》第三篇第二章(摘录)
佛陀之理想政道,决非分裂之国家,乃为统括四海为一国,所谓转轮王(Cakkavatti^)之治世是也。案转轮王之理想,起于佛时代之前后,当时印度各邦之分裂已有渐趋统一之势,爰有适应于此之理想王,即退一步言,佛陀为太子时,亦当受其熏陶,此征诸种种事实,可信为无疑者。是故佛陀纵以出家,舍弃政治的转轮王之思想,然其替代者则有为法界转轮王之自觉,故其实际的政道理想,仍为此种转轮王之治世,要亦自然之数也。
然则所谓转轮王之资格为何?按此虽有成就七宝之说,但其最要者,厥为轮宝(Cak-karatana),轮王之称,亦即以此。盖信其有此资格之王者,当于十五月明之夜,由天降下也。至所谓资格者,要为能行正法,《转轮王修行经》中,实如次所说︰'汝依于正法、重法、敬法、思法、尊法、称赞法,树立法幡、法幢。依于法,自婇女、内官、军人、刹帝利、婆罗门、居士、村、市、沙门婆罗门,乃至鸟兽,均保护之。'
即以此实行时,宝轮自然由天降下,所谓转轮王之资格,亦自当具备。由是以此宝轮为标识,随从四兵,先征东方,藉宝轮之威力,即正义之力,不动干戈,险夷自平。曲者自直,更及于西南北等方亦同,如是遂平定四天下云。至王之法令,专以五戒为基础,故轮王对于边陬副王(Pat!ira^ja^)所训示者,常为'勿杀,勿盗,勿奸淫,勿伪语,勿饮酒'等,且据汉译,其词尤为明快。谓此大王于征伏四境之中途,有边土副王设筵欢迎者,王斥而谕之曰︰'止,诸君,汝辈若欲供养我者,但当以正法致治,勿偏枉,勿于国内而有非法之行。'由此观之,其四体充盈,悉为此正法政治之化身者,即转轮王。是故于此轮王治下之臣民,亦各于其处而得所愿,不待论为无一不平,亦无争斗者。此汉译所谓'土地丰沃,人民炽然,志性柔和,慈孝忠顺'是也。
如佛说,此轮王之出现,过去未来均有之,所谓'有正法之世,则轮王相继不绝。'凡有正法处,即有此王,故国家或国王须常行正法,努力于此种理想之实现,至其尤有兴趣者,是为未来弥勒佛(Melteyya)出现时。转轮王管理之国家状态,据吾人所知,巴利文中,虽不见有与此相当之文句,然汉译则甚详,且于说明理想国家之为何,极其富于暗示,试征引如次︰'尔时,阎浮地(全世界)之东西南北十万由旬,各处山河石壁皆自消灭,四大海水各据一方。时阎浮之地极其平整,如镜清明。举阎浮地内,谷食丰饶,人民炽然,多诸珍宝,诸村落相近,鸡鸣相接。是时害花之果树涸渴秽恶亦自消灭,其余甘美之果树、香气殊好之物,遍地皆生。
尔时时气和适,四时顺节。人身之中,无百八患,贪欲、嗔恚、愚痴甚不殷勤。人心剂平,皆同一意。相见欢欣,善言相向,言辞一类而无差别,如彼郁单曰(Uttarakura)之人无异。
是等阎浮地内之人民,大小皆同一向,无若何之差别。彼时因男女之类,欲大小便故,地自然开,事讫后,亦复还合。
尔时阎浮地内,自然生粳米,亦无皮里,极其香美,食不患苦。所谓金银、珍宝、砗磲、玛瑙、真珠、琥珀,散在各地,无人省录。此时人民握宝于手,自相谓言,昔者人以此宝故,各相伤害,系闭地狱,受无数苦恼。如今此宝与瓦石同流,无人守护。其时法王出现,厥名蠰佉,以正法治化,成就七宝。所谓七宝者,轮宝、象宝、马宝、珠宝、女宝、典兵宝、守三藏宝,此名七宝。于此阎浮领地内,不以刀杖,自然靡伏云云。'
此骤观之,虽似纯为空想之世界,要之理想的国家,谓当如此者。固不外出诸佛教见地之摹拟也,顾其有可寻味者,自其某点之意义,而依于现状言之,则于今日亦已有若干之实现。例如山河石壁之消灭,已于隧道与铁桥等实现之;言语一类,学者正在设为种种之方法;大小便事讫而地合云者,凡下水道工事完备之都市,均已实现之。地平如镜,则曾步行于欧美都市街道者,亦所目睹之类。惟据此载述,而以为相距犹远者,是为道德的立场,即贪欲嗔恚之念,弥益炽盛是耳。盖贪爱黄金宝石之极致,遂以此为因,使人与人相害,国与国相残,漫无所止,故于此──虽最属根本之事,而亦为最困难之点──而能逐渐纠正。则如上所述,未必即为空想之谭,而得次第以见其至于实现之境,即不然,亦当认为得以实现之世界状态也。
夫吾人既信世界于将来有统一之期,今虽不能预言其时之转轮王,将于何种形相而显现。综之,其必为完全以正法为中心,糅合全世界为一体之国家,而为佛教徒之理想国。则所当弗忘者,又综合弥勒时代与转轮王之记载,若为在示佛时代,此种理想未能实现之报偿,则后世佛教徒对于此方面之努力,其责任可谓弥益重大。但此种理想,仅自印度一国言之,当佛灭度后二百余年之顷,已依于阿育王一度实现,是固可为实现化之保证与将来期待之左券者也。
添加义项
转轮圣王(梵语:Chakravartin),音译为斫迦罗伐剌底、遮迦罗跋帝、遮迦越,又称轮转圣王、转轮王。印度宗教的术语,是古代印度思想中的理想王者,以不使用武力就统一四海四陆,其具备作为王者所要求的全部条件。
在印度神话中,当这位统一世界的君王出现时,天上将会出现一个旋转金轮,作为他统治权力的证明。拥有这个旋转金轮的人,将成为这个世界以及全宇宙的统治者,他将会以"慈悲"与"智慧"治理这个世界,开创转轮圣朝。
佛教、耆那教与印度教等,都继承了这个传说。这个称号在孔雀王朝时代首次出现,为宾头娑罗与阿育王的尊号之一。在佛教传说,释迦牟尼初生时有仙人预言,他要么成为转轮圣王,要么出家修成佛果。
佛典记载,转轮王具备和佛陀一样的神圣三十二相。分为金、银、铜、铁四者。只统治一部洲的,称铁轮王,统治二部洲称铜轮王,统治三部洲称银轮王,统治四大部洲则称金轮王。
转轮圣王拥有七宝(轮、象、马、珠、女、居士、主兵臣),具足四德(长寿、无疾病、容貌出色、宝藏丰富),统一须弥四洲,以正法御世,其国土丰饶,人民和乐。
基本信息
中文名
转轮圣王
外文名
chakravartin
梵语
cakra-varti-ra^jan
巴利语
raja cakkavattin
目录
1历史
2出处
折叠编辑本段历史
按转轮圣王多出现于太古时代,诸经论举其名者颇多,有顶生王、大善见王、民主善思王等,皆系实际于印度太古出世之王。此外,长阿含卷六转轮圣王修行经载,当来弥勒出现时,儴伽转轮圣王将出现。悲华经卷三大施品载,于删提岚界善持劫中,有无量净转轮圣王出现。如来智印经载,月髻佛出世时,慧起转轮圣王出现。又俱舍论卷十二载,转轮圣王出现于人寿无量岁至八万岁之时。然法华经玄赞卷四则谓金轮王一定在人寿八万岁以前出世,银轮王乃至铁轮王则不一定,如阿育王是铁轮王,而于人寿百岁时出世。
转轮圣王出现之说盛行于世尊时代,诸经论将佛陀与之比拟之处甚多。杂阿含经卷二十七、大智度论卷二十五即以转轮圣王之七宝及其治化,与佛之七觉支等并举。又大毗婆沙论等称转轮圣王之轮宝有金、银、铜、铁四种,分别有其轮王。仁王般若经卷上菩萨教化品、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贤圣学观品等,据此说配于菩萨行位,以铁轮王为十信位,铜轮王为十住位,银轮王为十行位,金轮王为十回向位。法苑珠林卷四十三,举轮王有军轮王、财轮王、***王,阿育王等为军轮王,金轮至铁轮四王为财轮王,如来为***王。
折叠编辑本段出处
轮王种类
一般而言,轮王有四种,依所具轮宝之不同,而有优劣之分。由劣而胜,依次分为(1)铁轮王︰掌须弥东西南北四洲中的南洲。(2)铜轮王︰掌东、南二洲。(3)银轮王︰掌东、南、西三洲。(4)金轮王︰掌须弥四洲。然依《法苑珠林》卷四十三所载,轮王亦可依另一标准而分为三种,即(1)军轮王︰如阿育王,在人寿八万岁以下出世。(2)财轮王︰即四轮王,在增劫人寿八万岁以上出世。(3)***王︰指佛世尊,在减劫八万岁以下出世。
《仁王经》卷上及《璎珞本业经》卷上,曾以四轮王配列菩萨之行位,亦即以铁轮王配列十信位,铜轮王配列十住位,银轮王配列十行位,金轮王配列十回向位。此外,也有人将转轮圣王配属《华严经》十地中的第二地。
轮王的出世年代
关于轮王的出世年代,《大毗婆沙论》卷一三五载,唯有在增劫之世,人寿八万岁以上时,始有转轮王出世;《俱舍论光记》依《俱舍论》之说,谓四轮王皆在人寿八万岁以上之时,始出现于世;然《法华玄赞》卷四则称,人寿八万岁以上出现者系金轮王,而其余三轮王之出现时间并不确定,例如无忧王即系在佛灭百年后出现之铁轮王。
附录:《原始佛教思想论》
◎附︰木村泰贤着·欧阳瀚存译《原始佛教思想论》第三篇第二章(摘录)
佛陀之理想政道,决非分裂之国家,乃为统括四海为一国,所谓转轮王(Cakkavatti^)之治世是也。案转轮王之理想,起于佛时代之前后,当时印度各邦之分裂已有渐趋统一之势,爰有适应于此之理想王,即退一步言,佛陀为太子时,亦当受其熏陶,此征诸种种事实,可信为无疑者。是故佛陀纵以出家,舍弃政治的转轮王之思想,然其替代者则有为法界转轮王之自觉,故其实际的政道理想,仍为此种转轮王之治世,要亦自然之数也。
然则所谓转轮王之资格为何?按此虽有成就七宝之说,但其最要者,厥为轮宝(Cak-karatana),轮王之称,亦即以此。盖信其有此资格之王者,当于十五月明之夜,由天降下也。至所谓资格者,要为能行正法,《转轮王修行经》中,实如次所说︰'汝依于正法、重法、敬法、思法、尊法、称赞法,树立法幡、法幢。依于法,自婇女、内官、军人、刹帝利、婆罗门、居士、村、市、沙门婆罗门,乃至鸟兽,均保护之。'
即以此实行时,宝轮自然由天降下,所谓转轮王之资格,亦自当具备。由是以此宝轮为标识,随从四兵,先征东方,藉宝轮之威力,即正义之力,不动干戈,险夷自平。曲者自直,更及于西南北等方亦同,如是遂平定四天下云。至王之法令,专以五戒为基础,故轮王对于边陬副王(Pat!ira^ja^)所训示者,常为'勿杀,勿盗,勿奸淫,勿伪语,勿饮酒'等,且据汉译,其词尤为明快。谓此大王于征伏四境之中途,有边土副王设筵欢迎者,王斥而谕之曰︰'止,诸君,汝辈若欲供养我者,但当以正法致治,勿偏枉,勿于国内而有非法之行。'由此观之,其四体充盈,悉为此正法政治之化身者,即转轮王。是故于此轮王治下之臣民,亦各于其处而得所愿,不待论为无一不平,亦无争斗者。此汉译所谓'土地丰沃,人民炽然,志性柔和,慈孝忠顺'是也。
如佛说,此轮王之出现,过去未来均有之,所谓'有正法之世,则轮王相继不绝。'凡有正法处,即有此王,故国家或国王须常行正法,努力于此种理想之实现,至其尤有兴趣者,是为未来弥勒佛(Melteyya)出现时。转轮王管理之国家状态,据吾人所知,巴利文中,虽不见有与此相当之文句,然汉译则甚详,且于说明理想国家之为何,极其富于暗示,试征引如次︰'尔时,阎浮地(全世界)之东西南北十万由旬,各处山河石壁皆自消灭,四大海水各据一方。时阎浮之地极其平整,如镜清明。举阎浮地内,谷食丰饶,人民炽然,多诸珍宝,诸村落相近,鸡鸣相接。是时害花之果树涸渴秽恶亦自消灭,其余甘美之果树、香气殊好之物,遍地皆生。
尔时时气和适,四时顺节。人身之中,无百八患,贪欲、嗔恚、愚痴甚不殷勤。人心剂平,皆同一意。相见欢欣,善言相向,言辞一类而无差别,如彼郁单曰(Uttarakura)之人无异。
是等阎浮地内之人民,大小皆同一向,无若何之差别。彼时因男女之类,欲大小便故,地自然开,事讫后,亦复还合。
尔时阎浮地内,自然生粳米,亦无皮里,极其香美,食不患苦。所谓金银、珍宝、砗磲、玛瑙、真珠、琥珀,散在各地,无人省录。此时人民握宝于手,自相谓言,昔者人以此宝故,各相伤害,系闭地狱,受无数苦恼。如今此宝与瓦石同流,无人守护。其时法王出现,厥名蠰佉,以正法治化,成就七宝。所谓七宝者,轮宝、象宝、马宝、珠宝、女宝、典兵宝、守三藏宝,此名七宝。于此阎浮领地内,不以刀杖,自然靡伏云云。'
此骤观之,虽似纯为空想之世界,要之理想的国家,谓当如此者。固不外出诸佛教见地之摹拟也,顾其有可寻味者,自其某点之意义,而依于现状言之,则于今日亦已有若干之实现。例如山河石壁之消灭,已于隧道与铁桥等实现之;言语一类,学者正在设为种种之方法;大小便事讫而地合云者,凡下水道工事完备之都市,均已实现之。地平如镜,则曾步行于欧美都市街道者,亦所目睹之类。惟据此载述,而以为相距犹远者,是为道德的立场,即贪欲嗔恚之念,弥益炽盛是耳。盖贪爱黄金宝石之极致,遂以此为因,使人与人相害,国与国相残,漫无所止,故于此──虽最属根本之事,而亦为最困难之点──而能逐渐纠正。则如上所述,未必即为空想之谭,而得次第以见其至于实现之境,即不然,亦当认为得以实现之世界状态也。
夫吾人既信世界于将来有统一之期,今虽不能预言其时之转轮王,将于何种形相而显现。综之,其必为完全以正法为中心,糅合全世界为一体之国家,而为佛教徒之理想国。则所当弗忘者,又综合弥勒时代与转轮王之记载,若为在示佛时代,此种理想未能实现之报偿,则后世佛教徒对于此方面之努力,其责任可谓弥益重大。但此种理想,仅自印度一国言之,当佛灭度后二百余年之顷,已依于阿育王一度实现,是固可为实现化之保证与将来期待之左券者也。
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:
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